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园地 > 内容

通知公告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见证宣威市龙场镇旧营村代表小组的凝聚力、战斗力

更新时间:2012-06-07 来源:宣威市龙场镇政办 作者: 周开平
------分隔线----------------------------
  

——记宣威市龙场镇旧营村人大代表小组


  龙场镇旧营村地处宣威市东北部25公里处,距龙场中心集镇11公里,东与志戛、隆庄村接壤,南与东山隔河相望,西与龙场、来宾毗邻,北与五里村相连,全村国土面积30.75平方公里。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1538户5867人,汉、彝杂居,农民经济来源主要以种粮和外出务工为主。旧营村在代表小组的带领下,充分发挥组织功能,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了村容村貌显著改观,生产快速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生活富裕的良好局面。
  点燃群众一团火。一直以来,旧营村代表小组始终把组织功能的发挥放在首位,从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等着手,充分发挥党员、人大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及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创收。主要做法是:建立村干部轮值制度,提高村代表小组的服务质量,给农户提供答疑解惑,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大学生村官对广大农村党员进行科学种养殖培训,进行农技推广,并定期向村民提供致富技术及外出务工推介。同时,为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村党总支着力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工作制度定到关键处,使干部权责清。规定了代表小组及各级人大代表、党员的职责,确立以镇工作组为核心,实行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村组干部分工负责,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制定责任制,目标考核奖惩;二是补助政策放到阳光下,使项目政策明。坚持“五统一”:统一补助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建筑风格样式,统一实施,统一物资供应;建立农户的物资档案卡,并培训村组干部学习物资管理流程及登记对帐方法,保障了对农户物资发放过程的有序安全;制定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公益设施建设承包必须由镇、村“两委”、代表小组共同定价的阳光机制,以及隐蔽性工程及控制性工程必须由镇工作组分步验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的监督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对工程项目进行公开、公示,重大事项采取一事一议、集体研究。三是群众工作做到心坎上,使群众干劲足。通过印发宣传材料,组织政策宣讲、到外村参观学习等形式,广泛宣传,全面动员,让群众明白全村有项目、组组有工程、户户有实惠的民心工程、富民工程。除了面上的宣传,还将党员干部进行分组,一村一村地召开群众会,一户一户地入户谈心,一对一地逐个解决群众各种疑虑和问题,让群众真正了解,从心底里认同,自愿地参与进来。并始终坚持一线工作法,入组入户,贴近群众,靠前指挥,现场办公,与村组干部面对面商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与各个工作层面对面解决矛盾问题,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面对部分群众思想意识不到位的问题,除集中宣讲学习外,更注重个别引导、交流、谈心、矫正,帮助农户分析形势,理清思路,算明现实帐、发展账,帮助农户解开心结,解决困难,主动参与,并让群众互相学习、互相竞赛、互相帮助。
  遵从民意重统一。为寻求旧营更好的发展路子,科学的规划是发展基础和关键。为此,代表小组为规划制定了两个标准:一要科学合理,符合当地实际;二要集中民意,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针对旧营群众收入低、交通不便、居住分散、村间环境差、文化生活落后的实际,从农民最急最需最盼的事入手,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为重点,以政策引导和村民自建为保障,5次入户调查核实,8次村组会议讨论,确立了建设科学发展型、资源节约型、生态和谐型“三型”新村发展目标,形成了 “建好一条路,打造三片区,做好水文章,引进一产业,带动整个村”的发展思路。具体实施中突出住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小集镇建设、产业脱贫等四个重点。通过改造群众住房,全面推进卫生厩、沼气池、节能灶、卫生厕建设;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村间道路、入户通道、村容村貌整治;从扶持经济作物、经济林果产业入手,增加农民收入;从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小集镇入手,发展集镇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一年来多以来,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旧营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集约资源,利用河滩荒地,新建了一个占地40亩,容纳103户村民的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统一的农民小区;二是因地制宜,利用新工艺硬化通村公路,修建了宣威市第一条整齐块体弹石路;三是蓄积内力,利用地理区位,新建了一个农贸小集镇。至2011年底,旧营村共完成投资5784.5万元,主要实施了“三新工程”:即新居工程。新建安居房329户42500平方米,维修加固616户64680平方米,翻瓦150户,庭院硬化120户2860平方米,新建蓄水池7个,铺设人畜饮水管引41公里,1587户农户有944户用上沼气,200多户安装了太阳能,100%通了水、电、电视、电讯;新村工程。新修通村公路7.22公里,硬化村间道路、串户支道57条28050平方米,新建小桥4座,卫生厕307个,卫生厩307个,灭害化公厕、垃圾处理池各3个,种植绿化树2800多株,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新民工程。产业富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先进葡萄栽种技术,采用土地流转承包的形式,种植红提450亩。引进免烧砖厂1个、砂石场3个,年产值1200万元。积极培育经济林果、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文化强民,新建文化活动中心1个780平方米,活动广场400平方米,营造比素质、比道德、比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村民幸福感、成就感直线上升。
  走活产业一盘棋。房子盖起来,村子建起来,如何让群众袋子鼓起来,这是对村党总支的一个严峻考验?在一年的时间,代表小组通过“强班子、换脑子、找路子、鼓袋子”的四步走,从输血到造血,先行先试,不断走活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盘棋。一是支部带动。俗话说:“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面对今年旱情,旧营村提出了“传统农业保温饱,特色产业保增收”的思路,以党总支书记孙德康,为班长的村党总支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先后10余次到山东寿光等地学习,并请云南农大的专家到村考察,经过反复论证,充分利用旧营坝子得天独厚的小区气候和水源条件,决定引进美国红提种植。二是政策撬动。对于种植红提,群众观望多、顾虑多,每亩约2万多元的投资,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来,技术从哪里来,风险从哪里去,销售从哪里去?这些都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为此,村两委启动一事一议,在河岸以450元/亩并逐年递增的价格集中流转500亩,并多方协调以每株3元价格提供苗木。同时,党总支与“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提供一条龙服务,切实解决了“贷款难”、“技术难”、“销售难”, 20户农户带头种上了红提,户均达20亩。目前,红提长势良好,宣威绿园水果超市、吉玛特等都有订单意向。三是典型促动。在小产业培育中,该村强力推进“双带双强”工程,培养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党员47名,代表3名。以创先争优为契机,通过“支部+协会+大户+农户”,“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设立了党员科技示范田、党员创业示范园、巾帼创建示范园等,党总支书记孙德康挂牌亮身份强服务,镇人大代表记朱恩甫顶住压力带头试种32亩,38岁的妇女姬丽萍回村创办了56亩的巾帼示范园,土地流转的42名妇女在红提基地打工,月收入达1500元,足不出村,在家门口变成了“上班族”。目前,基地已完成投资782万元,红提种植412亩,现套中蔬菜等矮科植物,预计后年进入盛果期,亩产3.5吨,亩产值5万元,基地总产值有望达2000余万元。四是干群互动。通过村看村,户看户,群众对小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兴趣逐步浓厚,目前,旧营村顺势而为,规划2平方公里的产业带,力争形成“北边黄金梨、南边有红提、西边金银花”的“一河两岸三板块”的产业布局,同时,梯次推进, 按照“山上建优质粮仓,山下开绿色银行,两岸兴经济走廊”的思路, 形成多点支撑的立体产业格局,把旧营真正打造为龙场的后花园和休闲村。
------分隔线----------------------------